戴斌 | 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建设世界旅游共同体
文旅要闻 劲旅网 2023-09-25 10:39:48
去年九月,正是疫情对旅游业影响最严重的时候,我在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会议上提出,“做出年底年初迎接入出境旅游市场复苏的准备”。之所以对旅游业始终保持乐观的预期,是因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出国旅游尤为人民所向往,国家公共卫生、对外贸易和旅游产业政策是以保障人民的旅游权利为宗旨和导向的。希望有更多的中国游客到访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也希望中国游客获得的不仅是风景、美食和购物的体验,还有更多的精神享受和更深入的文化交流,更希望全球业者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在全球文明倡议的指引下,共建世界旅游共同体。

一、世界旅游共同体的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已经具备

建设世界旅游共同体是全球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旅游是人类长存的生活方式,保障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自由往来,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世界各国各地区共同的责任。近年来,气候与环境变化、公共卫生事件、战争和恐怖袭击、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日趋增加。为应对长期挑战,推进疫后旅游复苏和经济增长,包括全球旅游业要团结起来,推动公共和私营部门形成新时代旅游发展的思想共识、政策合力和动能创新。回顾历史,在文化中心主义、经济霸权主义和地缘政治影响下,全球旅游治理、政策协调和市场协同机制还没有完全取得预期效果。长期以来,对于旅游产业功能,特别是目的地经济增长的过度强调,正在面临环境保护、文化生态、过度旅游等发展伦理的拷问。值此旅游复苏和产业振兴的关键时刻,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构建世界旅游共同体,对于稳住消费预期、培育产业创新动能和重塑全球旅游供应链,无疑具有十分明显的现实意义。

建设世界旅游共同体是世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看到了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演化的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也看到了诸如旅游“飞地”、过度旅游、文化冲突、道德弱化、环境影响等需要正视的负面问题。就是从经济影响的角度看,旅游业在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旅游经济体系获得的份额相对较低。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国际游客主要到访的目的地仍然以80个高收入经济体为主,其他130多个中低收入经济体的国际游客接待量占比在1995年仅有27%,之后虽有小幅增长,2019年也只达到36.6%。只有让世界各国各地区都能够从旅游发展中获得经济增长、就业岗位、削减贫困、推进社区振兴、保护传统和文化遗产等收益,这个世界才能变得更好,旅游业才可能持续发展下去。随着人民旅游权利意识的觉醒,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旅游发展格局中的崛起,倡导世界旅游共同体,共商共建全球旅游新格局的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已经具备。

高收入和中低收入经济体入境旅游接待人次占比(1995-2019)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建设世界旅游共同体有助于全球希望全球业者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在全球文明倡议的指引下,共建世界旅游共同体。旅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是全球旅游治理的理想目标和共同价值。循此思想,各国各地区的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有责任引导旅游者、从业者和社区居民正确地看待相互差异,理性地处理彼此分歧。旅游立法、发展规划、市场监管、公共安全机构最大限度地保障每个人的旅游权利,旅游投资、项目建设、旅行服务、旅游住宿、餐饮、购物和休闲娱乐企业向旅游者提供安全、平等、高效率和高品质的接待服务,环球旅行者在领略山河壮美、领悟文化之美的同时,也充分尊重目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权利。这就要求各国各地区在明确主权范围内的旅游发展决策权和旅游市场管理权的同时,共商共建面向未来的全球旅游发展战略,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无论是跨境交付、自然人流动,还是商业存在,都要在广泛协商的基础上,凝聚最大限度的发展共识,帮助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和地区选择相应的旅游发展模式,维护目的地人民合理表达利益发展诉求和分享旅游发展成果的权利。

二、在全球文明倡议下,共建共创共享世界旅游共同体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是构建世界旅游共同体的指导思想。伴随政治、宗教、外交、教育、贸易等活动而来的旅行有着悠久的历史,踏青、登高、雅集、访友、宦游等本地休闲和近程旅游活动也多见于文献记载,如李白、苏东坡、徐霞客的人文之旅。启蒙运动、工业革命和贸易的扩展,推动了旅行与旅游服务的市场化进程。1841年,托马斯·库克创办了第一家旅行社(Thomas Cook&Sons Ltd.),拉开近代旅游业的帷幕。围绕为什么发展旅游、为谁发展旅游、依靠什么发展旅游和发展什么样的旅游,世界各国的政治家、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在过去的两百年里,提出了一系列的旅游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为世界旅游共同体构建了理念共识和价值取向。



保障旅游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世界旅游共同体的发展目标。让不同地域、不同肤色、不同文明的人在这颗蓝色的星球上自由行走,万卷书易读,万里路不难,则是当代旅游发展的价值取向和根本遵循。共存共在要求不同的旅游行为主体相互承认彼此的独特存在,尊重彼此的意愿和权利,并愿意在此基础上进行良性互动。旅游者有分享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体验不同文化和美好生活的权利,目的地居民也有追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现代化的权利。所有国家和地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旅游发展道路,制订相应的促进政策和发展规划,平等参与国际旅游事务并发表独立见解,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发展实践都受到充分尊重,成功的案例都应得到认可和推广。出现包括地缘政治在内的贸易分歧和争端时,应当也可以通过双边对话和多边协商的方式寻求解决之道,而不是采取签证、移民、支付等技术壁垒,更不能以退出或者要求其它国家退出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相威胁。

建设世界旅游共同体需要共商共建共享,每位成员都要承担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共商共建意味着广泛吸纳东方和西方、资本和社会、政府和市场的多元力量广泛参与,摹画和塑造全新的全球旅游治理体系。各行为主体必须尊重其他行为主体共商共建的合法权利,尊重其他行为主体提升自身在全球旅游规则制定权、议程设置权和国际话语权的努力。全球旅游治理的改善过程应当充分考虑各行为主体的合理诉求,任何独断专行和垄断国际话语权的做法和意图都是不可接受的。在促进全球旅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尽可能地增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旅游治理中的权利,以增加全球旅游发展伦理的合意性。所有成员在关心自己旅游发展的同时,也必须关心其他成员的旅游发展,世界旅游发展成果要尽可能惠及所有国家地区的消费主体、市场主体和社区居民,特别是欠发达国家的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和边缘群体。

三、建设世界旅游共同体的中国政策主张

着眼当下,共建疫后旅游新格局。疫情过后,高质量旅游复苏、携手前行已成为全球旅游业的广泛共识。但是旅游业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并没有随之消失,重构面向未来的供应链,实施共建共享的旅游可持续发展体系的挑战更大了。世界人民期盼旅游助力和平与发展,期盼更加公平正义的旅游发展,也期盼更加包容、更有韧性的全球旅游治理机制。中国正在加速重归世界旅游体系,应当稳步开放入出境旅游市场,实施更加便捷和高效的签证、移民、口岸、边检和金融支付政策。实施更加有力的入境旅游振兴战略的同时,加快推进亚洲旅游促进计划、“一带一路”旅游合作计划,加快与东盟、拉美、非洲、中东欧、南太平洋岛国的旅游合作进程,不再谋求任何时候对任何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和旅行服务贸易顺差。用好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与旅行理事会、亚太旅游协会、欧洲旅游委员会等传统的国际旅游组织,世界旅游联盟、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等中国发展的国际旅游组织,创新双边、多边、区域和全球旅游合作机制,繁荣市场、扩大投资,重构世界旅游经济新格局。

面向未来,共商文明旅游新共识。长期以来,我们对旅游业的认识是经济属性强、市场化程度高的现代服务业。今天,该是重视旅游的社会属性并彰显其对文化建设和文明演化作用的时候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旅游业健康、有序和高质量发展。坚持大众旅游的人民性、智慧旅游的现代化、绿色旅游的未来感和文明旅游的世界观。保持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让国民大众“有得游、游得起、游得舒心、玩得放心”,将“游客满意度高不高”“市场主体竞争力强不强”“发展动能新不新”作为新时代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衡量指标。中国对世界旅游业的贡献不仅是持续增长的出境旅游人次和消费,还有新时代旅游发展的思想、智慧和力量。引导游客与自然相谐共生,与文化遗产守望相助,与当地居民平等交流,努力构建开放共享主基调的文明旅游新境界。

用好平台,创设旅游合作新机制。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中国不再寻求任何时候对任何国家都保持旅游和旅行服务贸易顺差,而是强调立足国内旅游大市场,统筹入境和出境旅游双循环,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旅游生活的需求,为世界旅游繁荣和经济增长做出更大贡献。通过“亚洲旅游促进计划”、“一带一路”倡议、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以及互办旅游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等双边活动,让世界共享中国机遇。统筹协调外交、移民、海关、口岸、工业与信息化、金融、文化和旅游等部门,实施更加便利化的签证、边检、支付、物流政策,以更高品质的国内资源开发、产品创新和公共服务满足海外游客的居停需求。重点推进与欧盟、东盟、东亚、东北亚、非洲、拉美和中东国家的旅游合作,将游客满意和旅游权利纳入发展议题,稳步实现世界旅游共同体的早收清单。
评论(0条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一扫,关注劲旅网官方微信号

或搜索“ctcnn1”

手机扫一扫,打开劲旅网手机站

随时掌握最新资讯

热 门

登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