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安 | 文旅融合之中的吉林旅游高质量发展
文旅要闻 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 2024-01-09 13:59:12
吉林省委提出了战略目标、方向、重点,三个万亿级的产业,培育四大集群,发展六新产业。可以说对旅游的重视程度空前,旅游的发展条件空前,旅游的凝聚力量空前,文旅融合程度空前,我觉得这“四个空前”并不过分。我第一次到吉林是1986年,那一次从珲春一路一直到了白城向海,算是把吉林走了一遍,那次感受很深,1986年很落后,坐车坐的东倒西歪的,各个方面条件都差,可是当时就感觉吉林的旅游有前景,就是这样一个感觉。

之后到吉林又来过无数次,所以应该说,这三四十年,看着吉林旅游变化,可是达到这“四个空前”是历史上第一次。刚才孙厅长也说了,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而且看到了飞跃成长,今年旅游收入有可能达到5000亿,我记得年初北京的时候专门讨论了吉林旅游万亿省问题,这是有信心的。

导言:市场变化

市场在不断地变化,今年的特点是文旅高度融合、广泛融合。我们原来讲文旅融合,实际上文化和旅游从发展之初就是融合的,80年代是产品融合,之后是市场融合,2023年不同了,文旅在消费层面高度融合,所以呈现了万花筒状态,新点不断,热点频出,尤其是消费与供给互动,相互促进,生产与营销双重主导,达到了深化的文旅融合。所以今年我称之为旅游万花筒现象。

这种现象的产生,首先在于旅游方式变迁,这也形成了开局一个特点,在消费层面文旅深层次融合,对文化的追求达到了旅游历史新高。

第二,在投资层面,已经不需要搞高大上的项目,而是小项目聚合,是追求小而美、小而精,政府需要提供更高的投资环境和营商环境,而不是折腾大项目,我这段时间参加各种各样活动,每个活动无一例外都得有一个招商引资环节,每次看到招商引资环节我总是心里面暗笑。为什么?还是旧模式、旧思路。但是我们现在已经进入新时代,有新模式,新思路,不能还是这一套。由于表面上签约了,所以得落实,然后地方国有企业开始忽悠投资商,投资商来一句我就是比划一下,没有钱,地方政府说我借钱你来投资行不行?最后演变成了也不知道谁蒙谁,这是发展格局吗?这绝不是发展格局。

第三,市场层面,起起伏伏。应该说不确定性又一次成为确定,气候对旅游的发展越来越重要。

总体来看,恢复与倒退交织,我们说市场形势恢复了,按我说,是倒退到了2019年,2019年中国旅游有一大堆问题,我们现在动不动就跟2019年相比,难道把问题都复制吗?所以沉疴难治,旧病复发,我才说恢复与倒退交织,秩序与混乱交织,希望与困难交织,问题与缓和交织,这恰恰是新开篇的必然。

2023年呈现的特点不是短期表现,而是长远趋势萌芽,涉及三个层面。对应消费层面,安、近、短、快,安全、近距离、短时间、快速度,对应供应层面,小、精、特、新,政府层面,就应该是亲、和、质、保,亲商、和缓、品质、保障。

这个开头很重要,因为2024年会如何?我从今年年初说一句话,2023年我们只是喘过一口气,还没有真正翻过身,能不能翻过身要到年底再看。到年底了,我看下来,2024年大体上可以翻过身,但是就像张辉教授说的,真正中国旅游翻身要看我们的入境旅游,短期内看不到希望,所以我们还是这口气慢慢喘,但是把这口气喘的匀一点、缓一点、舒服一点。我们常常说发展是硬道理,然而硬发展没道理,有时候不发展也是道理。可是科学发展、巧发展,这是真道理。所以不要认为,说发展就是好处,实际上我们追求的是什么?追求的是科学发展,追求的是有质量发展,有效率的发展。

一、大格局形成

这样我们看一下吉林旅游。旅游发展四个方面,需求侧精准、供给侧改革、产品端发力、渠道端变化。四个重点,城市聚合、乡村基础、自驾先行、休闲落实,所以吉林旅游腾飞就需要扬长避短、优势发展、场景发力、七产推进。我说的七个产是什么?生态产业、气候产业、冰雪产业、度假产业、养生产业、娱乐产业、运动产业,产业化必须形成规模,能够吸引较大客群,否则只是产品不是产业。所以这样的话我们就得研究一下我们的软肋在哪?

生态主要在自然环境,除了对生态环境的感受难以产业化,气候形成优势,冬季冰雪夏季冷凉,需要产业化,冰雪是特色,可观可玩,这三个产业都需要场景化发展,谋求新产品,达到新体验,形成新产业,所以我们不能笼统说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折腾这么多年很难见到生态产品,只能说生态环境好,就很难产业化。所以我的看法,度假产业将成为吉林旅游的主体产业,一是市场需求到了这一步,二是夏、秋、冬三季,形成独特供给,度假高追求就是养生,对应长者市场,这个市场潜力巨大,娱乐和运动市场则是对应年轻人,主要在城市和雪场。

其中我强调一下养生,长者市场。我们现在动不动年轻人,年轻人,年轻人又没有钱,又没有时间,可是他们有一个特点有多少花多少,所以年轻人主导市场,但是未必是市场主流。我说的长者市场是什么概念?60岁到75岁,这个年龄层的人,我这种年龄的,第一退休了有时间;第二干一辈子了,有点积蓄;第三行动尚且方便,可以出去,过了75岁不用想了;第四,我们是互联网移民,对互联网不陌生;第五,还有玩心。有这样好的条件,不盯着长者市场,就是年轻人,我觉得市场判断歪了。而且现在市场表现出来的客观也是这种状态,比如说重庆的老头老太太,夏天三个月一定到秦巴山区,避暑,三个月过来,他们这点退休金足够在秦巴山区避暑了,这已经变成普遍的形态。可是我们看不到,为什么看不到,不知道。所以实际上就反映了一个什么呢?目前市场上有盲点。所以很自然,吉林需要旅游突破,大格局已经形成,旅游万亿产业省的目标提出,第一,规模比较大,今年可以突破5000亿,那就是翻一倍,就是万亿省。第二个,支柱产业地位形成,第三个,进入效益型增长的阶段,第四,大项目全面推进。所以,大战略正在谋划,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发现新机遇、抓住新机遇、用好新机遇。

现在来看,大品牌正在塑造,全方位塑造旅游形象品牌,特色区域品牌、产品品牌、商品品牌和服务品牌及节庆活动品牌。

二、优劣势分析

优势,一是城市群发育,长春是中国最早的城市群之一,近城化、同城化、一体化;二是内部交通顺畅,各地连通;三是产品组合性好,资源品类多。还有一个好处是什么呢?疲劳程度低;四是特色产品逐步形成,将形成独特吸引力,以长春雕塑公园和影视城为代表的创新产品,以六鼎山为代表的文化产品,以长白山国际度假区为代表的度假产品,以抚松为代表的城市化发展;五是乡村旅游的推进,形成吉林的旅游标志,延吉先走一步全面推进开花结果;六是时尚旅游开拓,以梅河口为代表。

关键是劣势。我昨天晚上想了一下,归纳了一下,叫五个不均衡。

第一个,吉林旅游区域不均衡。区域不均衡什么表现呢?东高、中强、西弱。东高主要是长白山、延边,中强主要是长春,这个辽源、四平并不强,西弱更不用说了,一直到白城,这么多年始终听不到声音,始终看不到影响,这个不均衡意味着吉林旅游从区域来说只有半壁江山,剩下一半没有起来,这是第一个不均衡。

第二个,季节不均衡。现在是冬热、夏温、春秋淡,客观来看,现在夏天虽然提出了22度夏天,但是没有真正形成市场吸引力,春天不用说了,春天基本是谷底。秋天高潮也没有起来,只有到了冰雪季,我们看到热潮起来了。这种季节不均衡,意味着一年有9个月利用不充分,这是第二个短板。

第三个,格局不均衡,在吉林很突出。我也很奇怪,我们的格局是景区突出,城市弱化。因为一说就是长白山、北大湖、查干湖,我记得上次我说六鼎山很好,为什么不好好宣传?不行,那是宗教项目,我们为什么非要当宗教项目宣传呢?那是一个文化项目好不好?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不能宣传,我知道这都是难处,但是有一些东西换一个思路不好吗?反正我到高句丽有极强的震撼感,看一圈没有过瘾,再看一圈,就是这种感觉,包括这一路,鸭绿江等等。反正好东西太多了,可是我们现在突出就是这么几个景区,城市发展在旅游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所以我感觉我们城市发展弱化,长春是最强的,应该说这几年也有一些好东西,也有一些新东西出来,我昨天专门看了一下这有山,评价很高。因为有的年轻人来看过,我问他们这有山怎么样?一般般。所以我昨天去没有抱什么希望,但是一看,好机制、好运作、好产品、好服务,所以形成了市场亮点。为什么会形成?起点很好,我原来以为是一个城市更新项目,实际我看下来是一个城市创新项目。

再比如长春冰雪新天地,还没有来得及看,面积远远胜过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品种也多、内容也丰富,但是品牌没有形成。也是,冰雪大世界搞30多年了,我们刚刚开始,可是我相信假以时日一定会起来,就会变成东北冰雪标志性的项目。但是除了这些之外,我感觉普遍都不行,比如说吉林市,吉林市一说就是雾凇,我去了五次吉林市,只有一次完整看到了雾凇。所以我给他们提过几次建议,营造一个场景,江边找一片林子,每天晚上人工喷雾,早晨起来雾凇形成,不管自然有没有,有一个场景让大家打卡,也不算白来一趟吉林。否则的话,大眼瞪小眼,我们奔着雾凇之城来的,来了看不到雾凇。因为很显然,80%的概率看不到的,看到了算你运气好,这能行吗?但是除了这个点以外,这个城市旅游到底怎么发展?所以我就感觉,现在一个普遍问题,城市旅游发展弱,就变成中转地,城市缺乏足够吸引力,光靠几个景区撑不起的。

第四个,冰雪不均衡。现在叫做东雪西冰,雪强冰弱。所以觉得吉林那一边好像可以忽略不计了,实际上不是这样。向海那么大面积的自然保护区,那么大面积水面,好好做一把冰的文章行不行?包括这一路你都可以感觉到,因为那边地势平,搞一点大的冰面行不行,让大家冰上过瘾,不光是雪上过瘾。所以这样就达到了冰和雪均衡。我说的都是产品或者说的区域。

但是最关键一个不均衡是什么?是体制、人才、观念。怎么讲呢?体制来说,现在国有体制为主,我在吉林跑到哪,碰见都是主任,其他的看不见,只有昨天在这有山,看见了民营企业,而且我觉得民营企业做得很不错,剩下看不见,所以第一个体制不均衡。第二个人才落后,第三个观念落后,很自然从长三角、珠三角那些地方到这来,感觉落后了一个时代。所以体制、人才、观念这种不均衡,才是根本。这样的话,就需要突破、需要更新。

现在真正讲劣势,第一个传统资源制约,缺乏顶级的观光产品,难以形成远程吸引力。第二个产业格局,第三个形象制约,闯关东,大气豪爽的另一方面就是粗糙,重化工业另一面就是傻大黑粗,很难见到精致的产品。高质量发展就需要细节到位,需要精致化发展,反正在东三省很难见到精致的东西,还是傻大黑粗的东西,这和客人需求已经差了很多很多了。对这些东西没有别的,既然不均衡,我们也不追求完全的均衡,但是要追求全面发展,我们要追求万亿产业,现在五千亿,只要均衡达到了,几千亿补上了,我觉得确实我们需要思路调整,不能按照旧思路、旧模式研究这套东西。

三、下一步发展

整个吉林应该琢磨,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好办事。现在政府支持力度这么大,这很好,好钢要使在刀刃上。

第一,强化软开发,适度硬开发,不要认为花钱就是好事,你花了一堆冤枉钱未必是好事。

第二个,补短板。我们哪方面是短板哪方面需要补,比如说北大湖很好,现在旺的一塌糊涂,春节期间会更旺,房价几千甚至上万这都是好事。像三亚一样,不能光看高峰时期,我们得看高峰之后,这个短板怎么补?8000多个床位,我到阿尔卑斯山几个国家考察过,到了夏天都是避暑地,而且都有非常独特的自己的东西。比如说我在瑞士看了一个冰雪小镇,夏天去的时候小镇房子上都长草,特别好玩,这草是自然生的还是自己栽的?他说我们自己栽的,为了小镇生态特色,所以夏天人也同样过去。类似这样的东西,好多时候我们缺少的不是钱,缺少的人才、智慧、文化。所以我觉得这个短板更多需要补这种短板。

第三,需要长远谋划。吉林万亿省这个目标五年之内肯定达到,是错不了的。问题是光这么一个目标够了吗?所以一是高目标,这就是中国一流、世界一流;二是深目标,建设强大的旅游产业体系,强市场、强品牌、强地方、强企业、强文化,这样的目标才是我们追求的,而且这样的目标更重要的是通过旅游发展形成万亿效益,刚才张辉教授讲的旅游赋能,赋能于社会、赋能经济、赋能于文化,不光是我们需要人家给我们赋能,更多应该是我们给人家赋能,来把我们的事情真正做到位。

总体而言,吉林旅游发展形势很好,我今年到现在这次到长春已经跑了95个城市,所以我对今年旅游发展有充分的实感,对市场也有充分的实感。吉林今年是一个特例,大家更多是喘这口气,努力把这口气喘匀。吉林不同,吉林今年已经形成腾飞的架势,但是热发展需要冷思考,我觉得更需要智力的支持,所以这次中国旅游发展50人论坛应该提供了一个智库,也已经做了前期工作,做了大量调查研究,这方面不在于成果,关键在于成果落实,我们的执行力如何?专家可以提出一堆好建议,但是一个都落实不了,我们来干什么?吉林的旅游行业对50人的智库有期望,我们对吉林也有要求,要求就是什么?解放思想、增强执行力,把好的东西一点一点落下来,才能真正创造新的格局,真正达到我们万亿省的目标。

(本文整理自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总顾问魏小安2023年12月15日在吉林中国旅游发展50人论坛上的演讲)
评论(0条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一扫,关注劲旅网官方微信号

或搜索“ctcnn1”

手机扫一扫,打开劲旅网手机站

随时掌握最新资讯

热 门

登录

关闭